1. 盲目跟风创业
每一年都会出现风口,2015年的O2O、移动APP风口,2016年的移动电商、在线直播、共享单车风口,2017年内容付费、人工智能、无人货架、短视频风口,2018年的区块链、新零售、人工智能等风口。雷军说过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,很多创业者都认为自己是那只风口上的猪,盲目跟风创业,哪个行业热门、那个行业火,不管自己的团队、技术、资源、产品等是否擅长,先忽悠投资人、先融资再说。
2017年,资本追捧下共享单车创业企业纷纷崛起,一时间大街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,甚至出现了五彩单车、土豪金共享单车。但是,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一地鸡毛。
2017年6月21日,3Vbike发布公告称,由于大量单车被盗,即日起停运,这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过4个月。2017年8月2日,町町单车因非法集资、资金链断裂,被栖霞区工商局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录。从“富二代”到“负二代”,前后不过8个月。2017年9月底,酷骑单车曝出资金链断裂、押金难退,多地运营单位与工商局失去联系,部分地区开始对酷骑单车进行清理。
资本的退缩、盈利模式的不清晰、商业模式的混乱、政府政策的管理、企业内部等各种原因,导致了创业公司的倒闭潮,这就是众多共享单车创业公司盲目跟风的后果。盲目跟风的案例还有很多,当初的百团大战、近两年的餐饮的020大战、近两年的直播平台补贴大战。
2. 用户伪需求
很多创业企业在创业的时候,没有去分析用户,判断企业的产品是否是真需求。判断一个需求是不是伪需求,主要从两方面考虑:是否是刚需、是否是多频。跟每个人相关的衣食住行是强需求。
例如上门按摩类APP,就是一个伪需求产品。用户通过APP下单了,然后按摩技师让客户非常满意,那么加微信私聊,下次有需求就不会通过你的APP来邀约。这是从用户端考虑变相的把需求变成了伪需求。
例如上门开锁类APP,就是一个伪需求产品。人们需要上门开锁么?当然需要。但你会为了最近几年可能偶尔把钥匙锁在家里,而让一款APP长期占据你手机为数不多的空间,忍受它不停的给你推送广告么?这是因为太低频形成的伪需求。
像一些上门做饭APP、上门美甲APP,这些产品的需求不是刚需,前期用户会有新鲜感来使用你的产品,但是当新鲜感一过,用户是不会在用你的APP了。
所以很多企业无论是团队、资源、融资能力、运营能力都非常优秀,但是切入了伪需求的行业,也很快倒闭了,例如14年号称估值10亿的河狸家。
3. 盲目扩张
绝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融到资以后,为了快速抢占市场,习惯性的多、快、猛的进行拓张。1月之前有十多人团队,融到资过两个月就变成了上百人,太多的企业因为扩张太快把自己搞死。有的是因为资本的绑架,有的是同行的竞争,还有的就是创始人的野心太大。
星空琴行 1. 盲目跟风创业
每一年都会出现风口,2015年的O2O、移动APP风口,2016年的移动电商、在线直播、共享单车风口,2017年内容付费、人工智能、无人货架、短视频风口,2018年的区块链、新零售、人工智能等风口。雷军说过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,很多创业者都认为自己是那只风口上的猪,盲目跟风创业,哪个行业热门、那个行业火,不管自己的团队、技术、资源、产品等是否擅长,先忽悠投资人、先融资再说。
2017年,资本追捧下共享单车创业企业纷纷崛起,一时间大街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,甚至出现了五彩单车、土豪金共享单车。但是,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一地鸡毛。
2017年6月21日,3Vbike发布公告称,由于大量单车被盗,即日起停运,这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过4个月。2017年8月2日,町町单车因非法集资、资金链断裂,被栖霞区工商局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录。从“富二代”到“负二代”,前后不过8个月。2017年9月底,酷骑单车曝出资金链断裂、押金难退,多地运营单位与工商局失去联系,部分地区开始对酷骑单车进行清理。
资本的退缩、盈利模式的不清晰、商业模式的混乱、政府政策的管理、企业内部等各种原因,导致了创业公司的倒闭潮,这就是众多共享单车创业公司盲目跟风的后果。盲目跟风的案例还有很多,当初的百团大战、近两年的餐饮的020大战、近两年的直播平台补贴大战。
2. 用户伪需求
很多创业企业在创业的时候,没有去分析用户,判断企业的产品是否是真需求。判断一个需求是不是伪需求,主要从两方面考虑:是否是刚需、是否是多频。跟每个人相关的衣食住行是强需求。
例如上门按摩类APP,就是一个伪需求产品。用户通过APP下单了,然后按摩技师让客户非常满意,那么加微信私聊,下次有需求就不会通过你的APP来邀约。这是从用户端考虑变相的把需求变成了伪需求。
例如上门开锁类APP,就是一个伪需求产品。人们需要上门开锁么?当然需要。但你会为了最近几年可能偶尔把钥匙锁在家里,而让一款APP长期占据你手机为数不多的空间,忍受它不停的给你推送广告么?这是因为太低频形成的伪需求。
像一些上门做饭APP、上门美甲APP,这些产品的需求不是刚需,前期用户会有新鲜感来使用你的产品,但是当新鲜感一过,用户是不会在用你的APP了。
所以很多企业无论是团队、资源、融资能力、运营能力都非常优秀,但是切入了伪需求的行业,也很快倒闭了,例如14年号称估值10亿的河狸家。
3. 盲目扩张
绝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融到资以后,为了快速抢占市场,习惯性的多、快、猛的进行拓张。1月之前有十多人团队,融到资过两个月就变成了上百人,太多的企业因为扩张太快把自己搞死。有的是因为资本的绑架,有的是同行的竞争,还有的就是创始人的野心太大。
星空琴行是一家提供钢琴教学服务的连锁钢琴培训机构,以儿童钢琴上门教学为主。2013年,星空琴行开了9家店;2014年到2015年6月,星空琴行用一年半开了30家店;再到2016年底,星空琴行再次用一年半时间开了20多家店。不止如此,控股、参股、自建众多艺术培训公司,六艺学馆、星空炫舞、蓝姐姐,美丽直达成为主推的四大品牌。除此之外,还对音乐手环、小海豚、芬玩科技、糖果国际等等进行了战略投资。工商信息显示,星空琴行的对外投资高达60多起。
这家远远尚未盈利的公司,用资本搭建了涉及几十家企业、上十个细分领域的复杂生态。飞速扩张的野心之下,团队也越来越臃肿。高峰时期,员工数量高达1000人。但是到了2017年年初,由于快速扩张、成本太高、营收太少,企业已经烧完了钱,只能通过报表造假骗融资,2017年下半年,星空琴行融资无望,CEO跑路,轰然倒坍。企业不进行有效定位和模式分析,盲目扩张,恶果总将自己吃掉。
4. 烧钱补贴却运营不好用户
互联网公司常用的抢占市场、抢占用户的套路就是补贴大战。很多融到资的创业公司都学习各大行业巨头来玩“补贴大战”游戏,特别是交通出行、生活消费行业最厉害,例如网约车、外卖等行业,例如五月份的美团和滴滴在无锡开启疯狂补贴大战,用户可0元点外卖,1分吃炸鸡。
烧钱补贴的模式不是不可以玩,前提是你补贴的用户需要是精准用户,而不是很多“一次性客户”(你补贴的时候他能占便宜用一下,你不补贴他不用)。如果你对用户都进行补贴,你有多少钱可以烧?就算你拿到融资,获得资本方的帮助,你能烧的过行业巨头吗?尤其是互联网,谁能玩的国BAT(接下来不是BAT了,可能是ATM)三大巨头?
很多初创公司通过补贴大战,快速地占领了一部分市场,但是由于钱烧完了,融不到资,或者用户不精准,加上没有运营好目标用户,导致了企业倒闭。
以上四点是绝大部分企业创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,还有一些原因包括:
创始人胸怀格局太窄,融到资开始安逸享乐,忘记了初心;
创始团队企业管理+客户运营能力欠缺,没有运营好客户;
创始团队资源缺乏(人脉、资金等),融不要有效资本;
负面新闻颇多,没有有效的公关;
模式太超前,用户无法接受,加上体验差,倒闭,例如共享汽车;
硬件创业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太差,有了订单却不能按时完成生产,最终,资金链断裂;
……
那么,当新的创业者入场后,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四大误区,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呢?我们需要从核心角度去思考,只有解决了核心的问题,我们才能够提高创业成功率!提高管理能力、找寻优秀创业团队、做有效的公关、做好用户运营等措施只是核心问题解决后创业过程中的思考,这里不做讨论。
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几个原因
1. 盲目跟风创业每一年都会出现风口,2015年的O2O、移动APP风口,2016年的移动电商、在线直播、共享单车风口,2017年内容付费、人工智能、无人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