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教授:“十四五”期间中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均投资约六千亿元

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(庞无忌 刘文文)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能形成多大的投资规模?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、副院长张峥24日在“20

 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(庞无忌 刘文文)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能形成多大的投资规模?

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、副院长张峥24日在“2022北大光华两会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”上表示,据北大光华租赁住房课题组测算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保障性租赁住房总体投资规模在2.6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至3.2万亿元之间,平均每年的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。

  中国租房市场发展相对滞后。张峥指出,住房租赁人口占比约为11%,远低于发达国家30%水平。大城市房价高,收入不高的新市民和青年人,在短期买不起房,也租不好房。而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大城市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。

  2021年7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》。意见提出,加快完善以公租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。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新增多少?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透露,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(间),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、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。2022年将继续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,全国将新筹集240万套,较去年有大幅度增长。

  各地也公布了“十四五”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计划。例如:上海新增47万套、深圳40万套、广州60万套、杭州30万套等。

  据北大光华租赁住房课题组测算,如果每套的建设成本按平均40万元至50万元来测算,那么,“十四五”期间的总体投资规模预计在2.6万亿元至3.2万亿元之间,平均每年的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。

  但张峥提醒,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仍面临高成本的土地、错配的资金、覆盖面不足、运营缺乏效率以及税费等方面的制约。

  另据华创证券研究所此前测算,预计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对地产投资的拉动在2.2%左右,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拉动在3.4%左右。(完)